
3月5日,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,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,大力發展新能源,兩會委員和代表也聚焦新能源,紛紛建言。
新能源+,為“碳中和”長跑者賦“能”
全國政協委員武鋼建議,新能源+,為低碳工業賦能。盡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環境產品聲明標準體系,保證中國制造產品順利參與國際貿易雙循環。在國內現有招投標規則下,建立產品環保與綠色標識準入機制,建立評估標準及相應的鼓勵措施,以促進綠色消費,引導工業企業綠色制造、采購轉型。建議新能源+,為鄉村振興賦能。因地制宜利用機耕路、水泵房、灌溉溝渠、鄉道等農業基礎設施用地,在不改變用途、不影響功能、不增加占地面積的情況下,發展風力發電。建議新能源+,構建國家能源安全的堅實基礎。
制定氫能的國家級頂層設計
全國人大代表、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建議:一是制定氫能的國家級頂層設計,完善標準法規;二是引導加大氫燃料電池基礎科研投入,突破核心材料和關鍵部件的技術瓶頸;三是加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能力,鼓勵多手段降低推廣成本;四是加強優質資源協同,優化產業發展環境。
將儲能產業納入“十四五”能源規劃
全國人大代表、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建議,將儲能產業納入國家“十四五”能源發展規劃,明確儲能行業發展目標、重點任務及實施路徑,發揮規劃引領作用,科學指導儲能產業健康發展,規范發展;加強行業發展頂層設計指導,建立新型電儲能國家規劃體系;探索海上風電、陸上風電、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配置儲能的行業標準,更好發揮儲能在新能源消納中的作用。同時,推動儲能應用和裝備制造業協同發展,創新發展。建議國家應統籌推進各類電力市場建設,引導開展市場化運營。
來源 :中國能源報 長城網等 原文有刪減
北京恩耐特分布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京ICP備09012364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北京